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紫燕妮教你养生保健,快乐你我TA!

好东西要给好友分享!引用别再编辑!也请支持一下右侧或最下面的广告谢了!

 
 
 

日志

 
 

(连载3)人体的春夏秋冬---五脏是人体的核心  

2009-08-10 09:27:29|  分类: 人体的春夏秋冬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如何在相应的季节养护对应的脏腑器官,如何让心肝脾肺肾也得到相应的“生长收藏”?首先要对五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中医和西医对于五脏的理解是不同的。西医的五脏是解剖学意义上的,中医的五脏是从功能特性上来看的。

    西医中的五脏就是单纯的心、 肝、脾、肺、肾五个器官,因为西医是先通过解剖得到一个器官,然后研究它的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之前的简单总结有时会成为进一步研究的瓶颈。

    中医的五脏是人体内心、肝、脾、肺、 肾五个脏器的合称。 脏,古称“藏”,有藏于体内的含义。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藏精、气、神以及血和津,故又名五神脏。

    中医讲“五脏六腑”,“脏”是指实心有机构的脏器,“腑”是指空心的容器,即小肠、胆、胃、大肠、膀胱等分别和心、肝、脾、肺、肾五个脏相对应的五个腑,又另外将人体的胸腔和腹腔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为三焦,是第六个腑。六腑是水谷出入转输、受清泌浊的通路,属阳属表,它配合五脏而活动。

    中医中,阴为实,阳为虚,阴为体,阳为用,因此,简单形象地理解,实心五脏为阴,空心六腑为阳。

    中医将有关脏腑的理论称为“藏象”学说。也就是说,内脏虽存于体内,但其生理、病理方面的变化,都有征象表现在外。中医的脏腑学说,是通过观察人体外部征象来研究内脏的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本书中强调的养“藏”,也有调养脏腑的一层涵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步了解了人体内某一脏器的功能,于是就把功能相近的脏器用对应名字命名。因此,人们通常一听到“心、肝、脾、肺、肾”就会想到那个具体的器官,例如,心是供血器官,肝和脾是消化器官,肺是呼吸器官,肾是泌尿器官。这样简单具体的认识也就使得人们对于中医的藏象学说有了误解与疑惑。

    中医的五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的功能作用远远超过了西医的心脏、肝脏、肾脏等解剖学中的各脏器的功能。简单来说,中医的五脏包含了心肝脾肺肾器官,但心肝脾肺肾器官并不是中医五脏的全部。

    从中医角度来说,五脏是人体的核心,与六腑相表里,并通过经脉的连络与皮毛筋骨、四肢百髓相联系。

    心的主要功能是藏神,主血脉,负责血液的运行,所以凡是那种“六神无主”和血脉运行不利的情况都是心的基本病理变化,也就是有关神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和血脉运行的障碍都要去心上找病因。

    肝主疏泄而又藏血,其性升发,所以肝的病变主要体现在疏泄失职、血失所藏和升发异常方面。此外,中医还说,肝藏魂,也就是肝与某些情志活动的调节也有关系,比如,人们常说的“大动肝火”,郁闷愤怒会得肝病,都是源于此理。肝为木,有句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情志的波动相当于内风妄动,会破坏肝这棵树木的内里。

    脾主运化升清而统血,其运化功能包括运化饮食及体内的水湿,所以人体一旦出现消化功能障碍,体内水液潴留,脏气下陷及各种出血,就说明脾有些不适了。脾有个特性,喜欢燥讨厌湿,所以湿邪最易伤脾,脾虚最易生湿。

  评论这张
 
阅读(708)|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