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染色馒头,我们还有没有能吃的东西?各种添加剂充斥着我们的食物,我们开始重视我们一直认为安全的领域“食品安全问题”。本书的作者范志红教授长年研究食品安全问题,为我们揭示了我们从未关注的地带,也帮我们解决了我们不知该如何应对的问题。
9.相信海带可以补钙
不少媒体文章都告诉读者,海带里面的钙很多——但只限于干海带。可是干海带谁能大量吃呢?一旦吸了水,钙含量就不算多了。而且,海带里面的海藻胶等可溶性膳食纤维会妨碍钙的吸收,因为它们可以和钙形成牢固的复合物,裹挟着钙一起“穿肠而过”。但海带也不是毫无裨益,它是典型的成碱性食品,经常食用,对减少体内钙的流失有一定帮助。
10.用内酯豆腐来补钙
很多人都知道,豆腐是植物食品中最好的补钙食品。大豆本身含有不少钙,凝固豆腐的时候还要加入含钙的凝固剂,所以不喝牛奶的人大都会有意识地多吃豆腐。然而,内酯豆腐却不是钙的好来源,因为其中没有添加含钙凝固剂,而是使用葡萄糖酸内酯作为凝固剂的。同时,内酯豆腐水分太多,蛋白质和钙含量都很低。除了内酯豆腐,“日本豆腐”也不可用于补钙。
营养学家经常劝告人们,不能喝牛奶的人可以喝豆浆作为替代。的确,在很多方面,豆浆都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食品,但从钙含量上来说,它却远远比不上牛奶,差的不是一倍两倍。这是因为,大豆钙含量虽然不算太低,但加10杯水磨成豆浆之后,含量就稀释得很低了。喝一杯豆浆,不过是吃几十粒豆子而已,其中的钙很少。豆浆对骨骼的真正好处,在于它可以提供植物雌激素,减少更年期妇女的钙流失。
怎样才能让牛奶帮你补钙?
喝牛奶真的能补钙么?这个本来人们坚信不疑的说法,最近突然疑问四起。有人宣称,越喝牛奶越缺钙——理由是,牛奶消费量越高的国家,骨质疏松率反而更高。于是百姓们不禁要问:难道牛奶不能喝了么?
其实,这句话不如这样问:怎样才能让牛奶帮人补钙?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钙如何进入骨骼,再来看看为什么发达国家喝那么多的牛奶仍然很多人患骨质疏松。
牛奶的确是钙的好来源。问题是,从食物中摄入了钙,要想实现提高骨骼健康的作用,还需要很多因素的帮助: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维生素C帮助骨胶原的合成,维生素K帮助钙沉积在骨胶原上。
此外,食物中的钾和镁元素都可以减少钙的流失;食物中的蛋白质和其他含磷、硫元素的物质则会增加钙的排泄。如果吃肉类、鱼类、蛋类和精白米精白面等食物过多,摄入蔬菜、水果、薯类、粗粮、豆类过少,那么尿钙的流失量较大,即便摄入了很多钙元素,却未必能用在骨骼建设上。反过来,如果摄入动物性食品少,蔬菜、水果、粗粮、薯类、豆类较多,那么钙的排出会减少,在同样钙的摄入量下,更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此外,运动会促进骨骼的健康。运动太少,整日坐着不动的人,即便摄入足够多的钙,骨骼却未必能结实。航天研究人员都知道,宇航员在太空中失去了重力作用,骨骼得不到压力和刺激,时间长了之后便会发生骨质疏松的迹象,正是这个原因。
明天请看:会吃药不如会吃菜
评论